10月11日晚,北京、上海、深圳、江苏四地证监局同时出手,针对三名投资者,分别是汪小清、孙肖文、魏昌伟,违规减持上市公司股票的行为,采取行政监管措施:责令购回、上缴价差、记入诚信档案。其涉及北交所上市公司华信永道、艾融软件、百甲科技、鑫汇科。
事实上,针对违规减持行为,今年以来监管层多次重拳出击,希望市场各参与方自觉遵守股票交易的法律法规及各项制度规则,共同维护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尽管如此,仍有不少上市公司股东“顶风”减持。
违规减持套现
近期,恰逢A股行情火热之时,违规减持被罚所涉及的上市公司,正是这波北交所行情中的“领头羊”。
举例来看,据证监局披露,9月27日至10月9日期间,汪小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买卖华信永道、艾融软件。根据交易价差粗略计算,汪小清在这两只股票上获利超3200万元。
Wind数据显示,9月27日至10月9日,华信永道的区间涨幅为135.89%,艾融软件的区间涨幅为163.74%。
A股超200多家减持
在这轮行情里,从9月24日至今,已经有超过300家上市公司的股价累计上涨幅度在50%以上,其中不乏一些龙头上市公司,比如,银之杰、东方财富、同花顺等股票更是创造了历史新高!
然而,就在这期间,A股市场也迎来了超过百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减持潮。
具体来看,东鹏控股(003012)股东于2024年7月25至9月24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减持,这是它今年遭遇的第五次股份减持了,五次减持股东累计套现约38亿元;
美的集团(000333)在10月8日遭到股东减持了442.21万股,减持金额达到了3.46亿元!
有人正在跑步进场时,而那些一致唱多的上市公司却趁着股价高的时候卖掉股票。据不完全统计,从9月24日到10月12日,这10个交易日里,沪深上市公司总共披露了161单股东减持计划;而整个9月,一共有19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共披露了200多单股东减持计划!
减持计划和减持结果
两类公告不可混为一
在这些上市公司发布了相关股东计划减持股份公告发现,这些股东包括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公司高层管理以及战略投资方等,甚至还有几个上市公司股东进行清仓式的减持。
不过需特别留意的是,减持计划与减持公告这两种类型的公告绝不可混淆。故而,投资者在浏览上市公司公告之际,务必要谨慎区别减持计划与减持结果,精确领会不同类别减持公告所传达的信号含义,以便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明智决策。
政策颁布后,初显成效
巨潮资讯网显示,10月10日有7家上市公司发布减持公告;10月11日有8家上市公司发布减持公告;10月12日只有4家上市公司发布减持公告。
市场看法
确实,减持无疑是属于股东的正当权利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也不存在任何违法之处。然而,当下各个上市公司的股东们,是否具备更为广阔的胸怀以及更高层次的格局呢?
A股市场刚刚经历了超过三年的弱势下跌,通过政府领导层的努力,好不容易,股票市场才稍微有所提升。这三年里,全球资金都在做空中国资产,领导层颁布了多少项利好措施,花费了多少真金白银,才将市场拉起。然而,有些上市公司股东却在这个关键时刻背道而驰,减持股份的背后,暴露出个人的欲望和贪心。
更有些公司如湖北广电宣布大股东湖北广播电视台及一致行动人武汉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计划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减持公司不超过5%的股权。
投资者质疑,公司连年亏损,三年未分红,大股东的股份减持和质押行为是否符合规定?并且减持价格远远低于增发价,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是否违反了国资委要求国庆做好市值管理的规定。
最为重要的是,国庆期间,有许多新投资者开户,他们正在跑步入场。不能让这些新投资者,刚进入股市第一天就就被“深埋”,被割韭菜。那样的话,他们今后对股市的心肯定凉透了。这些90、00后或许正是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主力军。
专家观点
经济学家任泽平呼吁:建议规范上市公司减持,不分红、破发、破净、财务粉饰的上市公司严禁减持,直到把公司经营好、为股东创造价值为止。对于股东“清仓式减持”的上市公司严格审查财务规范和经营健康情况,避免造假上市圈钱。这一观点得到不少投资者认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谈A股减持潮”无疑加大了扭转股市颓局的成本。股市上涨,它不是单一地靠货币政策,或者是财政政策,其实更重要的是证监会系统的监管政策堵漏洞。
他表示,目前,资本市场中非流通股转为流通股的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2022年约有2.4万亿股完成转换,2023年则达到3万亿股。由于中国企业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且持股比例通常在50%左右,若减持20%,则可能导致巨额资金外流,进而加大扭转股市颓势的成本。因此,需齐心协力,一方面注入新资金,另一方面堵塞旧漏洞。
股市作为经济的引擎,其作用不容忽视。在刘纪鹏看来,若能改善基本面,实施“三位一体”改革,那么A股有望突破4000点,并持续上涨两到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