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中国证监会官网一次性披露了9张罚单,直指券商投行业务违规行为。此次处罚涉及五矿证券、长江证券(000783.SZ)、方正证券(601901.SH)、华林证券(002945.SZ)、德邦证券及浙商证券(601878.SH)等六家券商。
此次罚单的集中发布,暴露出券商投行业务中的违规行为,包括质控内核执行不力、尽职调查不充分、项目收费不规范等问题,同时对相关高管和责任人也采取了监管措施。
这一情况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也为券商行业合规发展敲响了警钟。
6家券商被处罚
具体来看,五矿证券则是存在内部制衡机制独立性不足,部分项目的质控审核人员与内核委员重合;对外报送材料流程审批管理不到位;部分项目收费不规范等问题。
华林证券因为个别项目尽职调查不充分、质控与内核核查把关不严、立项程序不规范等问题,被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浙商证券由于质控现场核查不到位、内控流程不规范、保荐工作报告未完整披露质控内核关注问题,被责令改正。
长江证券承销保荐因质控现场核查制度执行不到位、部分项目收费不规范等问题,同样被责令改正。
方正证券承销保荐因个别公司债项目尽职调查不到位,内核重点关注问题披露不全面,对外报送资料审核把关不严,部分项目收费不规范,被责令改正。
德邦证券存在保荐工作报告未完整披露质控内核意见、个别员工违规执业等问题被出具警示函。
此次处罚不仅针对机构本身,还涉及其高管、质控负责人及项目关键人员等责任人,显示出监管部门对“机构与个人双罚”的严格态度。
五矿证券总经理郑宇、合规总监马明涛,华林证券时任分管投行业务高管朱文瑾、时任投资银行部总经理葛其明,方正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时任固定收益业务总部债券业务一部总经理瞿凡凯、项目负责人时光楠,浙商证券分管投行业务高管程景东、投行质控部总经理戴翔等多名高管及业务负责人,均因对相关问题负有责任,被证监会采取出具警示函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
来源:wind
证监会要求这些机构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投行业务内控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切实提升投行业务质量。同时,相关责任人员也一并受到处分。此次罚单的发布,不仅是对违规券商的警示,也是对全行业的警钟,提醒各券商在追求业务规模的同时,必须注重业务质量与合规管理。
6家券商业绩表现各不相同
中国证监会发布了9份关于券商投行业务违规行为的处罚文件,明确指出这六家券商在投行业务的各个流程中存在质控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而这些券商在行业中的表现和市场地位各有不同。
具体来看,在4家上市券商中,2024年,浙商证券、长江证券业绩出现了增利不增收的情况,方正证券、华林证券则是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浙商证券近年来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积极扩展业务规模,其在2024年的营业总收入为158.16亿元,同比减少10.33%,但归母净利润19.32亿元,同比增长10.17%。此外,浙商证券还多次收购国都证券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长江证券则以其全面的业务资质和广泛的金融服务能力著称。根据2024年的业绩快报,长江证券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7.97亿元,同比下降1.44%;归母净利润为18.39亿元,同比增长18.81%。
方正证券作为行业领先的大型综合类证券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方正证券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77.18亿元,同比增长8.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07亿元,同比增长2.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7.93亿元,同比增长49.88%
华林证券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35亿元,同比增长4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约1014.54%。这一业绩的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财富管理业务和自营业务的强劲表现。其中,自营业务收入从2023年的亏损状态转为盈利,2024年实现收入3.87亿元。
然而,华林证券的投行业务则表现不佳。2024年,华林证券实现投行业务收入约1681.64万元,同比下降83.77%,主要由于IPO及再融资市场的阶段性收紧,导致相关业务量下降。此外,华林证券的IPO承销保荐收入也受到较大影响,其保荐项目如君逸数码和祥源可转债虽然成功发行,但整体承销保荐收入同比大幅下降,证券承销业务收入为0.06亿元,同比下降91.92%。
这些券商在2024年度的业绩表现各有不同,但都面临一定的监管压力。特别是在投行业务方面,多家券商因内控管理不严被证监会采取了相应的监管措施。未来,这些券商需要加强内控管理,提高业务质量和合规水平,以应对市场竞争和监管要求。(《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