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追踪同一指数的ETF有很多只,该怎么选?
2025-10-16 | 理财周刊
    

如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认识到指数基金的优势,尤其是对于投资新手和着眼于长期布局的人而言,这类产品省心省力、规则透明,不失为一条稳妥的投资路径。

所谓指数基金,就是以特定指数为跟踪标的,通过购买该指数全部或部分成分股,力求复制指数表现的一种基金。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分散风险、费率低廉、操作简单,并且能避免主动管理基金因基金经理个人判断带来的不确定性。对新手来说,不需要深究个股,只需把握市场大势就能参与;对长期投资者而言,成本低、复利效应更明显,能更好地践行“买入并持有”策略。

常见的指数基金类型中,ETF尤为典型,例如跟踪沪深300指数的沪深300ETF、涵盖科创板龙头的科创50 ETF,以及覆盖中盘股的中证500ETF等,都是市场上较为主流的产品。

不过,一旦你选定某一类指数基金准备投入,比如投资沪深 300 ETF,打开交易软件搜索,可能会发现多家基金公司推出了名字相似的ETF,它们都跟踪沪深300指数。面对这么多看起来差不多的产品,到底该选哪一只呢?

ETF规模是首要关注点

在挑选ETF时,基金规模是第一个需要留意的指标。基金规模关系到基金的流动性,直接影响投资者能否方便地买入卖出。规模较小的ETF,日均成交量比较小,大额资金进出容易产生较高的冲击成本,甚至需要溢价买入或折价卖出。

根据Wind数据,目前29只沪深300 ETF中,方正沪深300ETF(515360)规模只有2.3783亿元,今年日均成交额为103.3101万元,这意味着,如果投资50万元购买该基金,这笔交易金额几乎相当于其单日平均成交额的一半,在实际操作中将面临相当大的流动性困难。

规模越大的基金,通常流动性越好,如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规模超过4000亿元,日均成交额超过40亿元,大额资金能够在不显著影响价格的情况下完成买入与卖出。

追踪沪深300指数的ETF一览表

重视费率节省长期成本

除了规模外,费率也是选择指数基金时不可忽略的一环。各家基金公司发行的同类指数基金,还看追踪沪深 300 指数的ETF,本质上都是按照同一套指数标准进行复制,理论上其最终的收益率差异不大。

这时,谁的整体费率更低,谁就能为投资者节省更多成本,从而提升实际回报率。这就好比在超市选购同样品质的商品,我们自然会选择价格更实惠的那一个。

ETF的费率主要包括管理费、托管费以及买卖时产生的交易佣金。管理费和托管费按年收取,直接从基金资产中扣除,虽然每日计提、肉眼难以察觉,但长期下来会对收益率形成不小的影响。

管理费率常见在0.15%-0.5%之间,托管费率则是0.05%-0.1%,这个费率看似相差不大,但在复利效应下,持有10年、20年后,低费率基金能省下的金额会相当可观。

比如广发沪深300ETF基金(510360)和富国300ETF(159300)两只产品,前者的费率(管理费+托管费)为0.5%+0.1%=0.6%,后者为0.15%+0.05%=0.2%。假设投资者投入10万元,投资期限为10年,若基金年化收益率为8%,广发沪深300ETF基金最终收益约为10.3万元,富国300ETF最终收益约为11.2万元,10年下来相差9000元左右。资金量越大、投资时间越长,费率差异带来的收益差距就越明显。

关注跟踪误差获取精准回报

如果你希望更精准地进行投资,那么不妨进一步关注ETF的跟踪误差。

投资ETF的根本目的,是希望基金的表现能够尽可能贴合目标指数本身的涨跌,跟踪误差正是衡量这种贴合程度的标尺。误差越小,说明基金在复制指数走势方面做得越好,基金经理在调整基金组合、应对申购赎回等操作上的能力也越强。

跟踪误差的数据通常可以在基金公司发布的季度报告或年度报告中找到,一般在“主要财务指标和基金净值表现”这类章节中会明确列出。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我们不需要深究其复杂的算法,只要记住一个原则:跟踪误差越小,基金运作水平越高。通常来说,年化跟踪误差控制在0.5%以内的ETF属于比较优秀的产品,能够较好地实现跟踪目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