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本,法为纲,党主立宪,依法治国。四中全会的决议将在实践中开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新纪元!古典经济学研究财富的主要关注是“国民”,经济生活中代表国家的政府定位只是“守夜人”。
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变迁或改革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问题,研究发现:“国家”并非只是政治统治的主体或阶级斗争的工具,同时也是经济增长的要素。决定一国经济增长潜能的要素有三大源头,其一是劳动力供给,其二是全要素生产率,其三就是制度安排或顶层设计。这就提出了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变量”问题,也常被定义为“改革红利”。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发现,国家作为“经济人”有双重市场定位:第一种定位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用国家机器实现阶级利益的最大化;第二种定位是代表全社会追求财富总量的增长。国家治理能力主要体现为从第一种定位尽快升级为第二种定位,从而降低社会的交易费用,提高国家的总体福利。要实现这一目标,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宪法,因为就像列宁所说:“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