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寄情“锁财”话古锁
2018-10-19 | 作者: 刘文昌
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成本较低的低焊钩锁、叶片锁、弹子锁陆续进入我国市场,中国传统古锁退出历史舞台,也因此而逐步成为集藏市场的一个组成品种。面对千奇百怪的古锁,哪些才具备收藏价值呢?
    

古锁种类繁多

古锁的工艺精致奥妙、文化内涵丰富。古锁虽长短不一、大小不等,但外形大同小异,其奥妙之处在于钥匙孔的开槽上,其工艺可谓五花八门,稀奇古怪。如钥匙孔的形状就分别为有“一”、“上”、“工”、 “古、” “尚、”“吉”、“喜”、“寿”等字,这些钥匙孔还是古代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的反映,通常黎庶百姓只能用“一”字孔锁,士大夫用“士”“吉”字孔锁,寿诞喜庆,用“寿”“喜”字孔锁,将相帝王则另有区别,不得僭越乱来,否则视为违反王法。在锁体上常见雕花刻字,像“状元及第”“长命富贵”“麒麟送子”“龙凤呈祥”等吉祥文字比比皆是。其中鱼形锁更加明显,在《芝田录》中有道:“门锁必为鱼者,取其不暝守夜之意。”鱼亦喻年年有余之吉利。此外,古锁也寓意财富,故有“驴驮钥匙马背锁”之说,后代则衍生至爱情永恒、家族永续、身体永康等含义,似乎一切美好愿望尽融其间。可以说,千姿百态、构造精巧的古锁,不仅蕴含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也凝聚着过往岁月的沧桑,成为了见证历史变迁的载体。

本栏其他文章
返回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