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汽车这种大宗消费产品,其价格体系却如此不透明,并且普遍地存在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用“欺诈”这个词一点也不过分,相信每一个自己去4S店讨价还价买过车的人都有这种体会。记者在2011年买车的时候也上过当,比如上牌费数千元(没有发票)、额外的“跑腿费”数百元(没有发票)。此外,还清贷款后,对方原来许诺的后续服务(解除汽车抵押等)也跟着消失了。